本篇文章主要是對當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做個系統性概述,從六個國企大集團開始說起,其主要情況如下。
一、北汽
在常州的2015 國際電動汽車及關鍵部件測評研討會上,北汽整理其規劃,如下圖1所示:
已有車型:E150/E200
這是北汽C30DB的小型車平臺,在上公告的所有車型中,軸距均為2500,這個車型采用了四家電池供應商的產品。根據2014年9月~2015年3月銷售量:
(占股19%)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使用SK的軟包單體,對應車型BJ7001/2B3D2-BEV,合計生產1600臺。
(占股24%)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使用ATL的硬殼單體,對應車型BJ7000B3D1-BEV和BJ7000B3D5-BEV,合計生產5600臺。
北京波士頓動力電池有限公司(采用圓柱電池)和北京光宇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這個車型平臺有公告無量,均為后備供應商。
紳寶EV C70GB,也就是薩博的平臺,選了兩家電池供應商,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波士頓動力電池有限公司,這個車型定位為公務使用,量較小。
威旺307EV,哈爾濱光宇電源股份,物流使用。
圖1 北汽新能源戰略規劃
開發車型:
C90LB,根據分析可能是采用了奔馳E(W211),也就是北汽老大秒殺特斯拉的戰略車型。
C50EB、C50ES、C71GB、C70GP C80GB 均是在原有SAAB平臺上的演化產品。
C30DS、C30IB 是在原有小型車的進化。
由于原有的續航里程規劃過程中,需要按照50%以上的提升,所以從電芯到電池包的設計,都需要有戰略性提升,相信北汽入股的Atieva也會取代原來做LFP的。北汽是一家很有趣的公司,在統一定義電池包的機械、電氣和冷卻接口,通過校正軟件設置,可以兼容LFP和三元的電池,這個后期的維護難度可不小。在整個六大國企集團里頭,對新能源業務的侵略性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