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磊疗文化有限公司

李燕霞:智能制造迎來難得發展機遇
發布時間:2017-11-16 14:41:00
關鍵詞:動力電池

未標題-3.jpg

圖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質量工作部副主任李燕霞作主題演講


  11月16日,“2017’第二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暨第三屆中國電池行業智能制造研討會”在北京啟幕。本屆峰會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和電池中國網共同主辦,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承辦,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參加此次峰會人數超600人。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質量工作部副主任李燕霞在演講中,深刻闡述了國內機械工業智能制造方面的情況,并對鋰電產業面臨的智能制造機遇進行了分析。

  以下為李燕霞演講內容: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大會主辦方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機械工業智能制造方面的情況,我是來自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大家都知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智能制造成就了全球制造業變革一個重要的方向和爭奪的一個制高點。我們看國外的發達國家,美國是大力推進以工業互聯網和新一代機器人為特征的智能制造,做這個戰略布局,它的目的主要是求得全球的制高點。德國提出工業4.0,目的是通過智能制造來提振制造業新的優勢。歐盟在2020增長戰略中也明確,重點發展以智能制造技術為核心的一個先進制造,增強歐洲工業的競爭力。我們中國,都已經啟動了中國制造2025強國的戰略,也在這里面確定了以智能制造為兩化融合的一個主攻方向,來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的變革。

  在剛剛閉幕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一個新時代,我們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變化。來探討我們制造業由大變強,邁向智能制造,乃至整個創造發展的路徑,對我們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應該說有非常大的意義。

  我想今天簡單介紹三個方面。

  第一,我們為什么要搞轉型升級?它的必要性是什么?首先我們要分析我們面臨的問題。從外部上來說,我們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原材料漲價,我們在座的企業可能都深有體會。再有就是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人力資源水平,還有土地成本的增加,還有銀行貸款利息的增長和產業的轉移,從內部上,我們產品自身的問題,新產品我們能夠研發出來,但是產品的一致性質量問題還有產品的可靠性,以及這個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的能耗,還有產品的附加值,再有就是普遍存在的低端產品過剩和高端產品短缺,所以給我們制造業下的定義是“大而不強”。

  我們面臨內部、外部以及市場競爭種種情況下,給我們目前擺了一條路,必須要改變,我們必須要進行轉型生意。以前規模性的擴張,低價競爭,粗放發展必須要改變,我們要推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走質量效益型的發展道路,就要適應新常態,樹立新的理念,以創新驅動來推動發展的轉變,增強我們的內生新動力。

  我們通過這幾年轉型升級,取得了一些成績。其中第一點就是在整個機械制造業全行業有序推進了轉型升級,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良好的雛形。大家知道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征,也是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工業是立國之本,包括我們機械工業在內,或者說機械工業為主體的裝備制造業是國家的一個棟梁。我們多年機械工業快速發展,機械工業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規模目前總量已經位于世界前列的裝備制造業,適應了制造業發展的一個大趨勢。我們采取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和增效益的策略。有一組數據給大家做參考,到2016年底,機械工業的規模以上企業現在達到了8.6萬戶,資產總額21.1萬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去年是24.55萬億元,實現的利潤是1.69萬億元,其中一千多家重點企業平均的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都超過了30%。今年一到九月份,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業務收入實現了18.9萬億元,利潤總額是1.28萬億元,這是一個什么概念?我們在2000年的時候,全國機械工業總產值才是1.4萬億元,現在我們有時候一個月就可以達到1.8萬億元,同時產業結構也在不斷的優化,自主創新的能力不斷增強,兩化融合,智能制造加快發展,像汽車,發電設備,數控機床等產量都位居全國第一。據工信部的統計,我們現在的裝備制造業有220多種產品在全球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可以說絕大部分是我們的機械工業,應該說形勢還是大好的。

  總體看,盡管還存在一些問題,投資減弱,訂單不足,成本上升這些困難,總體上機械工業是向著一個連續向好的態勢發展。在穩中之優的情況下,為我們轉型升級明確了一個重點方向。

  第二個成效是科技創新的能力不斷增強。目前創新引領已經成為很多企業自主的選擇,我們今天這個論壇也體現了這一點。企業在加大研發投入,強化基礎能力,促進國產化等方面都成效非常顯著。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數據顯示,機械相關的一些大行業,國際研發的經費投入同比增長8.34%,高于全國工業的0.13個百分點,在六大相關行業里投入的強度高于全國工業的平均水平,創新的基礎能力建設步伐是在加快。

  第三點是產業結構優化進展順利。十三五以來,機械工業在發展中是適銷對路產品促進產業結構的高端提升。從一到八月份的數據顯示,行業重點監測是119種主要的產品,同比增長91種,占比是76.47%,比例是相當大的。主要是哪些相關行業呢?主要是市場消費,綠色環保相關的產量保持了增長,符合國家的政策導向。機械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品種自給率已經超過了85%,開始轉變了我們先進裝備主要依賴進口的現狀。從2016年一千多種的機械重點企業來看,平均新產品的產值同比增長是30%,產業發展的均衡性的趨勢也是向好,產品結構是不斷優化。今年以來,除了汽車,非汽車行業新增主營業務與新的利潤總額是增速加快,風電、核電與新能源比重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繼續提高。在座的企業都有體會,兩化融合,智能制造,加快發展,傳統制造領域的數字化改造持續的進行,涵蓋的企業生產運營管理的全過程。

  第四點是走出去,借助一帶一路出口。  

  第五點是品牌實力大幅度提升。

  以上這些我們目前這樣一個形勢,主要是體現在這么幾點,一個是樹立了新發展理念為本之策,第二,企業深刻體會到了在大變革大調整中,樹立新發展理念是首要的任務,是引領發展的一個治本之策,主動權越來越大,機會越來越多。第二是以市場和政策為導向的轉型基點,從生產端入手,按照市場的需求,遵循國家的政策,發揮自身的優勢。第三,強化自主創新的能力為核心戰略。第四,推進兩化融合,智能發展為主攻方向,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推進兩化融合,發展智能制造是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有效的途徑,是適應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們今天大會的主題。第五是提高國際化發展的水平,近年來企業借助國家對外開放的政策,開拓兩個市場,闖出一片天地。第六是以基礎工作行業平臺為支撐,推動行業提質增效,離不開基礎平臺的支撐,多年來中機聯和行業組織精心打造的基礎工作的平臺,在助力轉型升級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點主要講一下智能制造,中國制造2025提出加快機械、航空、船舶、汽車、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行業設備的智能化改造,統籌布局和推動智能交通工具,服務機器人等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推動形成基于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的研發制造和產業的組織方式。主要圍繞的是重點的制造領域關鍵環節,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支持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開發智能產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產業,并實現產業化。依托優勢企業,緊扣關鍵工序的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供應鏈的優化,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智能化的車間。

  在2025里面,在智能制造里面有很大的篇幅,還有在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和行業還有企業,分類實施流程制造、離散制造、智能裝備和產品的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等試點示范和應用的推廣。還有就是建立智能制造的標準體系和信息安全保證系統,搭建智能制造的網絡系統平臺。強化基礎能力,通過先進制造、信息處理、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集成與融合,可以形成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執行自主學習以及維護等自組織、自適應能的生產系統,網絡化、協同化的生產設施,這些智能化裝備已經成為了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基礎的條件。

  這里還提到了目標,《中國制造2025》提到了到2020年,今年2017年底了,制造業的重點領域,智能化的水平顯著提高,具體提了幾個指標,試點示范的項目運營的成本要降低30%,產品生產周期要縮短30%,不良品率要降低30%,提了三個30%。到2025年,制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是降低5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應該說還是任重道遠。

  下面舉幾個例子,我們機械行業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成效的一些案例。我們之前機械工業召開了關于轉型升級的研討,這些企業取得了方方面面的一些經驗。比如說我們中國汽車工業學會他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方面為了推進戰略性的新興產業的發展,建立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的平臺,聯合企業成立了國聯汽車動力研究院,由工信部主導設立了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作為國家級的創新中心的一個外援的部分,籌備成立了動力電池的創新聯盟。提出了實現鋰電升級工程,培育核心零部件資源,發展燃料電池汽車,推進企業產品技術的路線圖。

  徐工機械大家都知道,它有幾點經驗。一個是攻關國際領先的先進技術,打造世界級的品牌產品。它突破了傳統主機的格局,打造了具有全球行業競爭力的主力板塊,培養出新產業,開啟了國際化高端化的世界級的新時代。它的產品結構進行了調整,它最大的變化就是跳出了很多的低端,低檔次,粗放型的發展競爭的格局,在高端、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噸位的世界級品牌上進行研發。第二,是加快了智能制造,走在了行業的前列。實現了智能制造的系統工程,在行業率先打造一批樣板車間,管理的設備整體的開工率,也就是說銷售出去的工程機械的設備在云的平臺上面能夠統籌管理整體設備的開工率,包括運行的數據,遠程運行維護的診斷信息,積累了大量的數據。

  像濟南二機床在智能制造方面,一個是加大了研發投入,發揮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的優勢,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實現產品核心技術與國際同步發展,瞄準了國際挑戰高端,促進研發水平的提升。技術研發與國際的先進水平同步,它是通過項目的實施,高端智能制造技術實現了連續突破,在高端市場上占據主動。實現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全自動的沖壓生產線。在裝備上還有大型快速的全自動的沖壓生產線,模壓壓力機,新型的自動化的設備等等,產品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在機床方面達到了或者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共享集團這個企業的名字比較時尚,它實際是做鑄造,它的主導產品是鑄鐵鑄鋼,現在還發展了智能機器,提供相關的產品和全套的解決方案。產品市場已經覆蓋了咱們國內包括亞洲、歐洲、美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它的特點,第一是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思路,工廠也是提出了數字化、智能化的引領,創新驅動,綠色制造,效率倍增的一個轉型升級的方針。它定的目標是到2018年前后,實現傳統制造企業向技術創新型企業和數字化企業的一個轉變。公司基于時代的變革,技術發展及對傳統鑄造生態的一個思考,通過3D打印,機器人等,在點上關鍵共性技術的創新,實現鑄造的智能生產單元。在線上進行集成,形成了鑄造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面上是新模式,推動鑄造行業轉型升級。

  在點上的突破,主要是攻破鑄造3D打印技術應用,還有關鍵軟硬件的技術。他們組建了創新的團隊,成立了產業的應用中心,采取互聯網+研發的模式,利用互聯網和全球的質量最好的同類產品進行對標,首先是跟國外的同類產品,質量最好的優質的產品進行對標,然后提升自身的產品質量。利用互聯網進行關鍵零部件全球采購,從零部件上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我們自己現在零部件還做不了,我們先采購國外最優質的零部件,利用互聯網吸引全球的人才,把人才引進,技術引進,讓這些資源為我所用。培育新模式,在國內率先實現了鑄造3D打印產業化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模式,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革。第三,在線上集成,實現智能生產單元的應用,實現從供應商到客戶全鏈條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生產與服務,通過人腦+電腦,構成全流程的模擬制造,實現了顧客詢價、對標、方案策劃一個有效的管理。實現了關鍵節點應用專家庫進行自動對比,自動推薦的功能,向生產系統傳遞最優的參數,并實現反饋。智能生產根據鑄造工藝的流程,將生產過程的單元化,實現了數據自動采集分析決策,反饋執行的集成應用。數字化管理企業的資源計劃,供應商關系的關系,實驗室的信息管理系統等為主要的平臺,融合了企業經營管理的思想,建立覆蓋企業戰略管理、創新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環境安全管理、財務管理及企業其他有特色的管理等數字化管理系統,支撐了集團的管控,并與其他的系統能夠有效的集成。在面上是示范,建立智能的示范工廠,攻克了產業化應用,虛擬制造,智能生產單元,綜合集成一批關鍵的軟硬件的技術,形成了數字化示范工廠,引領行業轉型升級。推動互聯網+雙創加綠色制造的產業生態,借助互聯網,圍繞著行業的產業鏈、資金鏈、創新鏈,持續的搭建開放、共享、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云平臺,實現了互聯網加四眾功能,包括創客服務、協同制造、供應鏈的管理、遠程的運維、定制空間、共享商城應用等板塊,具備創意發布,個性化的定制,四眾,眾包、眾籌、眾服等等。通過搭建工業云平臺,集重智,匯重力,帶動了整個鑄造行業和區域的轉型升級,實現了新舊動能的一個轉換。應該說它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

  再有正泰,一個是延伸產業鏈,培育新動能。正泰集團是84年成立,以前是一個小作坊,從小作坊變成低壓便器的龍頭。清潔能源與新材料,物聯網、傳感技術,信息技術系列的一個解決方案,形成了覆蓋發電、輸電、配電、用電等全產業鏈的格局。從低壓便器到工業便器的龍頭和新能源領軍的企業,有自己的發展特色。第二是創新盈利的模式,從賣產品到賣服務,這是它的一個創新的模式。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了我國的光伏產業的規模在不斷的增長。通過建電站來銷售產品,是光伏制造企業的一個普遍策略。但對正泰來說,建設電站不僅能銷售光伏電池組件,還能帶動正泰的輸配電其他系列產品的銷售。正泰擁有建設電站所需要的所有產品,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電纜、元器件等,同時擁有優良的設計,包括土建,包括機電的安裝團隊,將傳統的工程公司和設備制造商把它集成,合而為一。一攬子的解決方案,提供了高性價比的產品,提高了它的競爭力。還有節省溝通的成本和建設時限方面的一些好處,系統集成的優勢和成本的優勢都體現出來了。

  它從電站咨詢的設計、開發、融資,工程的總承包,運營等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造了國內比較領先的O2O分布式的光伏服務的平臺,采取智能化的電站管理,在線實施對光伏電站進行數字化的監測,提高了電站綜合效力和發電量,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還促進了農民的增收。它積極探索創新的盈利模式,由過去單純的賣產品向總包交鑰匙工程轉變,在全球沉淀了大量的電網改造,輸配電的升級等光伏項目。能源互聯網建設帶來重大好處,從單一的產品制造商轉為運營、管理、制造為一體的綜合性電力企業。

  華中數控主要是掌握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具有原創性的智能化模塊,建設了數控加工大數據中心,由此邁進了向制造型服務業轉型的步伐。第二,掌握了智能制造關鍵的環節,形成了系統集成的能力,有能力為全球的用戶提供智能成套技術和解決方案。第三是開發了智能管理、智能調試、智能補償、智能加工、云端工廠等原創性的智能化的軟件。第四,制造智能工廠具備了裝備自動化、工藝數字化、生產柔性化、過程可視化、信息集成化和決策的自主,建立了智能工廠的設備大數據的平臺,通過對這個設備實時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實現了智能化的功能。

  以上是點了幾個企業的典型,目前我們雖然在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方面有這樣一些好的案例,但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一個是經濟運行存在著壓力,投資下滑,包括需求不足,市場比較低迷,包括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包括行業的分化加劇等等因素,給我們穩增長也是帶來一些壓力。第二是結構性的矛盾,前面講過了,高端不足,低端過剩同質化,對去產能也是困難較大。第三,創新能力薄弱,尤其中小企業,還有對一些共性技術,一些基礎的工藝,高性能,對基礎零部件核心技術還是受制于人。第四,主要是智能水平還不高,兩化融合,智能轉型的綠色制造整體的進展還是緩慢,服務型的制造發展還不均衡。再有就是質量還不優,品牌還缺失,產品的標準、工藝水平和基礎裝備總體上還是滯后的。部分的產品一致性、穩定性、可靠性還不高,可靠性還差,知名品牌還比較缺少。整個行業轉型升級的目標還是很艱巨的。

  在工信部和財政部去年發布的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是2016到2020年,提了十個重點任務,一個就是加快智能制造裝備的發展,提高質量和可靠性,推進在重點領域的集成。第二是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的創新,突破一批關鍵的共性技術。第三是建設智能制造的標準體系,開展標準研究和實驗驗證,加快標準的制修訂和推廣應用。第四是構建工業互聯網基礎,研發新型的工業網絡的系統,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檢查和信息的共享機制。第五是加大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推廣力度,開展智能制造新模式,遴選智能制造的標桿企業,不斷總結經驗和模式,在相關行業移植推廣。第六是推動重點領域的智能轉型,第七是促進中小企業的智能化改造,引導中小企業推動自動化的改造,建設云制造、云平臺和服務平臺。第八是培育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加快培育一批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大力發展龍頭企業集團,做優做強一批專精特的企業。第九是推動區域智能制造的發展,加強基于互聯網的區域智能制造的資源協同。最后一點是打造智能制造的人才隊伍,健全人才培育計劃,加強智能制造的人才培訓,建設智能制造的實訓基地。還有加強統籌協調,完善統籌體系,加大財稅的支持力度,創新金融扶持方式,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深化國際合作交流等六個方面的保障措施。以上是我簡單介紹一下整個機械行業的智能制造加快轉型升級的一些情況,希望能給大家有一些啟發。

  最后,持續升級的市場需求,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利好的政策推動,為智能制造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最后,就祝我們整個機械行業能夠由中高速邁向中高端,步入質量效益型的發展道路。謝謝大家!

 ?。ǜ鶕l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稿件來源: 電池中國網
相關閱讀:
發布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