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磊疗文化有限公司

獨家

陳清泰:2015新能源汽車業成績可嘉 挑戰尚存

發布時間: 2016-01-14 09:25:15    來源: 電池中國網    作者: 田雯玥
字體:

[摘要]據工信部最新統計結果,2015年我國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37.9萬輛,同比增長4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4.28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6.36萬輛。

  日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召開媒體懇談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陳清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出席懇談會,并就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相關問題回答媒體提問。對于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情況,陳清泰用“形勢喜人,成績可嘉”,和“挑戰和困難也不少”兩句話來概括。

  據工信部最新統計結果,2015年我國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37.9萬輛,同比增長4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4.28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6.36萬輛。這一系列數字,表明我國新能源汽車正處于一種爆發式增長期。然而陳清泰卻梳理出這些數字背后的深層含義。

  陳清泰認為,首先,我國推動和促進新能源汽車這一新興戰略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是完善和全面的,且政策激勵的力度很大。這都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產業發展、激發用戶、基礎設施完善、商業模式開拓等多個層面不斷發展、完善。其次,新能源汽車技術已經得到國內市場的認可,且認同程度正在不斷提升,潛在用戶也在不斷擴大。作為具有顛覆性的新興事物,新能源汽車能夠被市場順利接受,并實現部分替代傳統燃油車,這也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跨過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并為后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基礎和市場基礎。

  然而,對于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陳清泰也表達出自己的擔憂。首先,他認為我國原有骨干車企發力不夠,在戰略層面沒能把發展新能源汽車當作企業長期發展戰略,在技術層面又忽視了研發更具前瞻性的技術。陳清泰進一步解釋說,目前有的企業將新能源汽車作為企業實現自我超越的機會,大力進行自主研發,而有的企業還在走“先引進技術再生產”的老路。盡管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世界第一,但這僅僅是市場規模,而真正的技術積累方面,我們和國外企業還有一定差距。對此,陳清泰希望我國企業從國家戰略層面出發,重視技術研發,提高技術競爭力,并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突破。“電動車市場還沒有完全啟動,未來競爭的道路還很長,真正能走到最后,是有良好技術支撐的這些企業,因此我想企業要把它作為一個長期戰略的話,必須要夯實自己的技術基礎。”陳清泰感慨道。

  此外,陳清泰認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然高度依賴政策,而未來應該逐步由“政策驅動”轉變為“政策市場雙驅動”。他坦言,此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能夠擁有較大市場規模,大多是政策驅動的結果。在未來逐步向市場化靠近的過程中,政策的監管要起到作用。對于有實力的企業要鼓勵進入市場,對于違規企業要進行約束,從而保持產業生態的良好運行。另外,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國家還應該出臺相應政策解決“地方保護主義”的問題,讓市場真正開放起來,讓有競爭力的企業充分發展,也讓缺乏競爭力的企業通過參與競爭充分鍛煉、提高自己。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向市場化轉型的過程中,細分市場發揮的作用同樣值得重視。陳清泰認為,盡管當前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并不能和傳統燃油汽車相提并論,但在一些細分市場卻具有較大優勢。如果將這部分市場的產品和商業模式放開,這些細分市場完全可以實現全面的市場驅動。在此基礎上提升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模、發展相應技術,很可能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之路。他以低速電動車為例,在機場、短途接駁、物流等短途客運、貨運等領域,低速電動車完全依靠市場驅動,并取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在中小城市中作為居民滿足出行需求的工具,陳清泰認為不應該限制低速電動車的發展,要讓市場來驅動其技術和產品的升級,而不是因為其技術含量低就一味禁止。

  陳清泰表示,汽車動力技術變革作為一項波及全社會的大變革,其產業鏈很長,為了國家戰略的實現,就要涉及到諸多部門和行業,以及成千上萬家企業。因此,政府部門應給出一個長期穩定的發展預期,從而有步驟地進行系統推進。此外,未來的產業政策制訂,應既有正面激勵,也有反面倒逼。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在1月23-24日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6)期間,將有更多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課題和研究成果發布,本網也將持續進行報道。

(電池中國網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